说起第一次看到真人版《变形金刚》的预告,那还是在 Ancaster 的电影院看《加勒比海盗2》之前几分钟看到的。预告一开始,讲的就是什么火星探路者传回一些什么机密影像回地球 Blah, Blah。还没看到最后的电影标题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胸口那个什么东西在发热。但也不知道这个预告在说什么。直到最后一堆废铁自己组装出来若干个大字,我才猛然被烫了一下—— Transformers 变形金刚。说实话,这名字挺俗的——变形金刚。孩之宝寂静了几年终于盼来了第二春,屁颠屁颠地哈拉着下个月准备上映的真人版。预告篇我看过,几个长的丑了吧唧长的很后现代的机器虫子在互殴。要么怎么说人家吃能量块儿的比咱们吃汽油的牛逼呢?照现在的油价来看,丫跳两步的钱够我半星期的工资了。后来一小屁孩儿跟我指正,说那不是虫子,那是擎天柱,我才想起来我的那个《变形金刚》的年代已经那么久远了。
我上小学那阵,每天过了新闻联播,就傻了吧唧搬个小凳往电视跟前那么一杵,等着开演。家里空间不算大,电视和沙发之间也就三米。可就是生怕有画面看走了眼,所以都做电视机前面,直到视网膜里没有不想看的东西位置。那时候外面引进的影视都有个专有名词叫做译制。所以《变形金刚》开演之前,都会有个跟 Windows 蓝屏差不多的画面,基本上就是一个棱形,中间仨字儿:“译制片”。好不容易盼夏雨望春风地开始了主题曲,眼睛就已经跟上了瘾似的渐渐直了。广告商其实也挺孙子的,主题曲完了,还得跟你插播个广告。一群美国小屁孩,拿着变形金刚的玩具,吧叽勾吧叽勾(得念 bia ji giu)地喊着互打。搞得整个小学的男生人心惶惶,谁都做梦梦见过买了个大黄蜂、红蜘蛛啥的。别说你没有,你肯定失忆。我就经常很痛苦地从梦中醒来,然后发现两手空空。而且还不信是梦,翻开被子愣了吧叽地摸了半天,直到胸口里面有个东西凉了下来才停止。经过几次周公耍宝之后,自己也找过破纸盒之类的DIY个擎天柱什么的。为什么喜欢擎天柱呢,其实如果了解《天龙八部》里面萧峰的都知道。那种大哥级人物,说话不飘,有感情,伟岸。偶像啊!
之后的岁月里,人长大了,没那么疯狂了。不过偶尔经过玩具店,看到些变形玩具,还是会驻足少许。慢慢地,就淡了。
刚刚到手一辆 Altima 2.5s,全是自己这半年的血汗换来的。算是圆了儿时拥有一个变形金刚玩具的愿望吧。汽车人,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