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事

24岁的最后一天,我还在忙碌硕士论文的事情。下个月,我就要去一个很好的工作岗位收揽我的第一桶金。即使在马拉松的最后冲刺的期间,我还能气定神闲地看看新闻、读读时事。于是早些前上网的时候,读到关于卢安克(Eckart Loewe)在广西农村支教的事情:

38岁德国人卢安克,22岁时来华旅游,爱上中国,于是到中国留学。从1999年起,他只身一人深入中国山村从事义务教育。2001年开始,更是一头沉入广西最穷最偏僻的东兰县坡拉乡广拉村,一个不通电话、不通公路、只会讲壮族土语的山村,在那里他教导村童讲普通话、学文化。

因为无法加入中国籍,他在协助他进行乡村教育的“华德福教育基金”关闭了在广西的办事处之后,无奈返回德国。虽然他来自海外,但事情的重点是他所追求的事业。像感动中国的支教大学生徐本禹一样,这些志愿者的理念再一次冲击了生活在物质世界的城市人。对于乡村支教,一部分人会有一个看法,就是认为自己目前所要做的事情是理想的前提,其中包括资本的积累和个人地位的完善。这样的想法,在安克写过一篇议论,叫做《启发老师的办学方式》里,是这么说的:

很多人会说,我先要挣钱,达到了一定的生活水平之后,我才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但那个时候往往是在人120岁的时候。这些人忘记的是:如果一个人做事的推动力不是钱,而是做的更好那种愿望,他做出事情的质量和价值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如果把先挣钱后才做感兴趣的事这个过程道过来,如果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个因为兴趣而做的事情在别人的眼光中就非常值钱。 第二步(另外去挣钱)就已经多余了。

这样的思维,在安克之前,我们已经读过很多。理想和物质,哪一个是动力,哪一个是补充,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又一定数量的人群,就像郑智化的《水手》所描述的“城市的柏油路太硬,踏不出足迹”,在两者之间徘徊。因为这两者对于包括我在内的他们来说,是冲突的。收起报纸、关闭电视之后,我们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人无圣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阶层的困难,等着自己去解决。但是,这不是我们对淡漠理想的原因,而是一个目前来说无法避免的问题。对于先进的事迹,我们了解了无数件,感动过无数次。有很多组织和机构可以让人去参加,有很多志愿活动可以让人去参与,但是在参加和参与之前,这个问题还是需要去面对。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和那些乡村的孩子一样,处于这个问题之下的我们同样需要帮助。我们需要的不是“行善积德”的机会,而是更多的途径去帮助我们在理想和物质之间抉择。之前收藏过两个站点,一个是多背一公斤(http://1kg.cn),一个是捐献时间(http://www.donatehour.org/)。两个站点有个共同之处,就是聚少成多式的志愿活动。前者提倡每次出游背上不多的一份礼物,在遇到需要帮助的孩子时赠予;后者是发布某个地区的近期活动,以便附近生活或工作的人了解,并志愿出一天24小时的其中之一加以参与。这两个概念其实就是帮助我们在理想和物质之间抉择的一个典型范例。

意愿是必要的,但是来自不同渠道的支持和组织和相关保护机制的完善可以让实现意愿的可能变得更加充分。比如,在意愿的前提下,政府可以通过嘉奖和低赋税鼓励各个公司成为优良企业公民,然后各个公司可以通过关联慈善活动和个人业绩来促进员工成为志愿者和募捐者。助人为乐,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体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